已有3条答案
看了这个问题的人还看了
- 12-07宝宝3个月打了13阶肺炎疫苗晚上发烧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快速问医生
- 12-0610个月大宝宝病毒感染发烧三晚两天怎么办?可以使用奥司他韦吗?
- 12-062岁9个月孩子咳嗽发烧精神食欲都还不错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
- 12-057岁孩子肚子疼伴有呕吐有点咳嗽发烧应该如何治疗?是不是甲流?
- 12-041岁孩子反复发烧精神不太好,食欲也一般该采取什么措施,吃什么药呢?
- 11-25发烧发冷全身肌肉疼痛偶尔有眩晕!这是咋回事!
- 11-12孩子发烧39.3度喉咙发炎该怎么办?喉咙发炎吃什么药?
- 11-05 反复发烧发冷三天嗦得腰酸背痛,请问可能是什么情况?
- 09-18持续低烧3天四肢无力肌肉有轻微酸疼需要去医院看下吗?
- 08-291岁宝宝在37.3度-38度之间反复发烧需不需要去医院?
- 08-29小孩着凉反反复复发烧怎么办?发烧如何退烧?
- 07-15哺乳期病毒性感染导致发烧怎么办?病毒感染吃什么药比较好?
- 07-15午觉后感觉浑身乏力开始发烧是什么原因?发低烧吃什么退烧药?
- 06-25发烧浑身疼痛,血常规白细胞不高怎么治疗?
猜您喜欢
- 07-06男方是乙肝携带者,这种情况生的小孩会不会有乙肝啊?!
- 11-22小腿静脉曲张手术后伤口处皮肤出现变深色有点发木是怎么回事呢?
- 09-27做了肝癌切除手术复发怎么办?该怎么治疗啊?
- 12-03脸上有黑色的斑点色素痣出现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 07-02一天拉肚子七八次,吃药不管用怎么办?
- 07-25两个多月宝宝便便是颗粒状有血丝怎么办?
- 09-20雷诺综合征遇冷手指变白怎么办?雷诺综合症怎么治疗?
- 07-23经常熬夜面部轻度痤疮(青春痘)怎么办?轻度痤疮怎么治疗?
- 07-01经常对着手机电脑眼睛变红很不舒服怎么办?是结膜炎吗?
- 08-23服用避孕药会不会导致不孕啊?吃避孕药后需要吃维生素吗?
最新问题
- 12-07宝宝70多天鼻塞影响宝宝吃奶该如何缓解?需要去医院检查么?
- 12-07孩子咳嗽有痰,有鼻涕,不发烧是肺炎的症状吗,需要用什么药吗?-快速问医生
- 12-07宝宝3个月打了13阶肺炎疫苗晚上发烧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快速问医生
- 12-07孩子吃黄色食物脸和手心发黄是怎么回事?需要用药吗?-快速问医生
- 12-07我把室内温度提高了宝宝吃奶鼻子鼻塞严重怎么办?-快速问医生
- 12-073岁孩子流鼻涕、咳嗽,不发烧,精神状态正常需要吃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吗?-快速问医生
- 12-076岁孩子睡觉说腿疼是怎么回事,需要到医院做什么检查?-快速问医生
- 12-07宝宝这几天吃饭老是吐出来喜欢咬下嘴唇是怎么回事?-快速问医生
- 12-0770天的宝宝这两天清晨有咳嗽有鼻塞这个情况严重吗?要去看医生吗?-快速问医生
- 12-07小孩子尿失禁是怎么引起的?小孩尿失禁怎么办?-快速问医生
- 12-0623个月打宝宝胳膊上有一块疙瘩不痛不痒需要做什么检查?
- 12-0610个月大宝宝病毒感染发烧三晚两天怎么办?可以使用奥司他韦吗?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您好,小朋友月龄还比较小,家里人有感冒,而且去了人群聚集的医院体检,突然出现鼻塞流涕,还是要考虑出现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所谓的感冒。但是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考虑病毒性的,通常可以自愈,所以不需要过多的干预。除非妈妈的感冒有明显的全身酸痛等流感症状,才需要警惕流感病毒感染,必要时可以使用奥司他韦。 小朋友精神反应不错的话,还是可以在家里继续观察。如果鼻塞比较明显,影响吃奶,造成吃吃停停,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1-2滴,然后用吸鼻器将鼻腔分泌物吸出,减轻鼻塞的症状,另外适当的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也有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恢复。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7
您好,小朋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伴有咳痰,入睡后咳嗽反而缓解了,现在咳嗽较前减少,无发热、呼吸急促,精神状态还不错的话,即使肺部听到湿罗音,也不一定是肺炎。特别是粗大湿罗音、位置多变的湿罗音,更可能是大气管里面的分泌物被呼吸道气流激起的气过水与大水泡破裂的声音,这只反应气道分泌物较多,比较稀,最多只能算气管炎。 现在小朋友症状好转,可以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精神状态不好、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出现发热的话需要就诊评估。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7
您好,接种疫苗后通常不良反应不超过3天,往往为低烧,胃肠道症状可能会出现。小朋友其实症状高峰期就在这3天。后面可能会逐渐缓解。疫苗反应以及针刺的刺激,可能会造成小朋友不适。您可以先检查接种部位看看有没有明显红肿触痛。 肺炎疫苗不是活疫苗,所以不具有感染性。而且即使感染不见得会引起肺炎。所以如果小朋友症状时间比长,或者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咳嗽等,往往是接种时或者在路上接触外界人群中可能的隐性感染者造成的。如果后续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呼吸道感染症状加重,或者持续发热甚至升高,可以考虑就诊评估。 但目前可以继续在家观察一天,多给予小朋友安抚。 鼻腔分泌物多也会造成小朋友不适,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喷鼻来清理鼻腔分泌物,可能会使小朋友舒适一些。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性感染,有机会自愈,病程一周左右,可以继续观察看看。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7
您好,其实大部分的人如果长时间的吃这种黄色色素的食物,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当其它正常人都有这样的情况时,小朋友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正常的现象,并不是代表代谢的问题。但个体有差异,不同的人排泄速度是不一样的,另外摄入的量与相对小朋友的体重也是有关系的,但不需要太担心了。 皮疹与周围的皮肤界限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中间的角质有脱屑的现象,如果伴有明显的瘙痒,加上有过敏性的体质以及类似皮疹的家族史,还是考虑湿疹可能性比较大,先试试加强局部保湿吧,多涂厚涂保湿霜,减少局部的摩擦刺激,少用日化用品,看看能否得到改善。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7
您好,这是因为小朋友鼻腔气道都是比较狭窄的,所以它更容易阻塞。提高室内温度以后,室内湿度会相对的下降,所以要另外加湿。 后续还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1-2滴,然后使用吸鼻器将鼻腔的分泌物冲吸出,再重复另外一侧鼻孔。 另外向一侧卧位可能使另一侧的鼻孔缓解阻塞。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用温毛巾热敷鼻根到鼻翼部,避免覆盖在眼球上,温度不要太高,可能减轻鼻塞的症状。 小朋友睡醒后,交感神经兴奋也会有助于鼻塞缓解。但病情尚在高峰期,鼻塞症状还会持续几天的。 滴鼻液有比较明显的副作用,不建议常规使用的。鼻塞的症状与病情并不是相称的,所以并不代表病情更严重,没有必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其实对于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意义也没有那么大。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7
- 标签列表
您提供了较详细的病史,此外,我想请问您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有没有咳嗽,气急,喘息,鼻塞,打喷嚏,流鼻涕?
2.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呕吐,腹泻,腹胀,尿频,解小便时哭闹不安,面色不好,双眼球结膜充血(眼白的地方发红),杨梅舌,手指脚趾末端肿胀脱皮,肛门周围皮肤脱皮,卡疤(接种卡介苗的地方)发红等?
3.孩子有没有基础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4.孩子近期有没有流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病人接触史?
根据您目前提供的信息,初步考虑孩子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根据目前的流行季节,需要警惕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因为孩子反复发热时间长,也需要其他一些引起发热的疾病,包括肺炎,脓毒症,心肌炎,颅内感染,尿路感染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比如川崎病等结缔组织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
目前孩子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反复发热时间长,之前没有咳嗽、流鼻涕,没有呕吐等症状,精神和胃口欠佳。昨天开始出现咳嗽、流鼻涕、鼻塞和腹泻。
因为孩子的发热时间长,考虑的疾病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常见可能的病因包括EB病毒感染、肺炎、尿路感染、颅内感染、脓毒症、心肌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一些非感染性疾病,比如川崎病等可能性。【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至于治疗上初步建议如下:
1. 孩子如果后续仍反复发热,需要进一步查明引起孩子发热的原因,可以考虑化验尿常规,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检测(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血培养,血沉,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胸片(没有看到结果),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发热的原因。也可以考虑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抗感染治疗,如果孩子反复发热,如果当地原有条件化验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检测,建议您给孩子化验一次,如果明确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可以考虑口服磷酸奥司他韦。
因为目前孩子反复发热时间长,需要考虑支原体、细菌等感染的可能,如果孩子精神状态欠佳,可以使用抗抗生素治疗,比如阿奇霉素等。
3.对症处理:原则上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不使用柴黄颗粒等中成药。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可能会超过孩子从药物中的受益,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不建议使用。
您可以尝试给孩子口服蜂蜜水,每次2.5-5ml,早晚各一次,以缓解咳嗽症状。你也可以给孩子使用海盐水喷鼻,每次1~2喷,每天3~5次,从而缓解孩子鼻塞、流鼻涕症状,以及由于鼻涕倒流刺激咽喉部而引起的咳嗽症状。
4.发热的处理: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则多给孩子喂温开水等。不推荐使用物理降温,因为物理降温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并且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明物理降温是有效的。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度,且孩子伴有明显的不适感,您可以给孩子口服退烧药,如美林等布洛芬混悬液,每天可用至4次,如果体温大于38.5度,且距离前一次服用退烧药的时间已经超过6个小时,您可以再一次给孩子口服。
5.孩子年龄小,病情变化比较快,病程中需要继续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包括观察孩子的体温情况,有没有咳嗽加重,有没有出现气急喘息,有没有反复呕吐以及精神状况和胃口情况,如果出现加重或者出现新的症状,需要重新评估孩子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