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1回答
-
国康健康问答
国康健康问答是中国领先的健康问答平台,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健康答案
-
您还没有登录,点击 登录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您好,孩子信息我已经看到,孩子咳嗽,有鼻涕,听着有痰。 之前查血结果我看到了,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考虑病毒性因素,即感冒可能性大。 普通感冒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特征为不同程度的打喷嚏、鼻充血和流鼻涕(鼻溢)、咽喉痛、咳嗽、低热、头痛以及不适。 除流感病毒外,对于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尚无抗病毒疗法。因此,是对症处理即可。 预期病程 — 在婴幼儿中,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在疾病的第2-3日达到高峰,然后在10-14日内逐步缓解。在少数儿童中,咳嗽可能会持续,但会在3-4周里稳步减轻。对于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症状通常在5-7日后消退,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吸烟的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 普通感冒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 支持治疗 — 对于普通感冒患儿,我们一般推荐使用以下1种或多种干预措施作为一线治疗。虽然这些干预措施大多数尚未在随机试验中得到研究,但其相对廉价,且不太可能有害。 ●维持充分补液–维持充分补液可能有助于稀释分泌物,并舒缓呼吸道黏膜。即一定让孩子多喝水,母乳,果汁等。 ●摄入温热的流质–摄入温热的流质(如,茶、鸡汤)可能对呼吸道黏膜有舒缓作用,可促进鼻腔黏液流出(也可能是由吸入蒸汽所介导),还可松解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促进其排出。摄入的温热流质应该与婴儿或儿童的年龄相符。 ●局部用盐水–局部用盐水价格低廉,可能有益,并且不太可能有害或妨碍患儿恢复。将盐水用于鼻腔可暂时去除令患儿烦扰的鼻分泌物,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引起血管收缩(减充血)。其副作用可能包括黏膜刺激或鼻出血。 ●加湿空气–冷雾加湿器/喷雾器可增加空气湿度,从而松解鼻腔分泌物,但这种治疗方法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应告知照料者,每次使用冷雾加湿器后都要按照生产商的说明做好清洁工作,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感染或吸入损伤的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 鼻部症状 — 鼻部症状包括鼻炎,以及鼻充血/鼻塞。鼻塞可影响饮水,并可能是婴幼儿普通感冒最令人烦恼的症状。 对于令人烦扰的鼻部症状,在选择一线治疗时,我们建议使用1种或多种支持性干预措施(如,鼻腔吸引;盐水滴鼻、喷鼻或冲洗;充分补液;冷雾加湿器),而不是使用OTC药物或局部用芳香治疗。虽然支持性干预措施尚未在随机试验中证实有效,但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而且支持性干预措施安全而廉价。 咳嗽 — 咳嗽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还可能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睡眠。虽然照料者常常会寻求止咳的干预措施,但他们应理解,咳嗽能将分泌物从呼吸道清除,而抑制咳嗽则可导致分泌物滞留和可能有害的气道阻塞。 我们建议通过经口补液、摄入温热的流质(如母乳)、蜂蜜(大于1岁的儿童),而不是使用OTC或处方止咳药、抗组胺药、祛痰药或黏液溶解药物。流质、蜂蜜均价格低廉且不太可能有害,但这些方法可能只起到了安慰剂作用。 对于小月龄孩子,往往止咳药物作用有限,而且存在一些不确定风险,所以我们不常规推荐适应止咳药物。 多数孩子感冒有一个病程,大概7-10天,当然,有些孩子鼻塞等症状会持续时间更长,但是,处理上一般是按上述处理即可。望您理解。 对于孩子现在来讲,如果孩子咳嗽听着有痰,可以考虑雾化,但是雾化具有化痰作用,不能止咳,而且本身孩子小,不会咳痰,所以,有点痰您可能就感觉特别明显的,可以给孩子雾化,拍背帮助孩子排痰,但是,不建议止咳药物。 另外,奥司他韦是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您现在这个症状不像是流感,如果担心孩子抵抗力低,可以考虑预防性应用。 西替利嗪是一个抗过敏药物,现在看,孩子没有明显过敏症状表现,我认为可以暂时不用使用。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6
您好,咳嗽其实是一个症状,肺炎或者支气管炎都可以引起咳嗽,而不是说咳嗽久了会成为肺炎或者支气管炎。 咳嗽是一项重要的反射,有助于人体清理气道(即肺内运送空气的分支管道)。咳嗽还有助于防止人们将可能有害的东西吸入气道和肺部。 儿童偶尔咳嗽属于正常现象。但有时,咳嗽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咳嗽但没有咳出黏液称为“干咳”,咳出黏液则称为“湿咳”。孩子干湿和湿咳时可出现不同的咳嗽声音。咳嗽程度可重可轻。重度咳嗽可导致呼吸困难。 儿童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 ●气道或肺部感染(包括普通感冒),也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情况都可以引起咳嗽。 ●气道内卡有异物。 ●哮喘–这是一种可造成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 ●其他肺部问题,包括某些儿童出生即带有的疾病。 ●习惯性咳嗽–这种咳嗽通常会在儿童睡觉时自行消失。 咳嗽其实是一个往外排痰的机制,即咳嗽是为了排出气管内的痰液。 对于咳嗽的治疗,取决于咳嗽的原因。例如: ●某些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感染由细菌所致,医生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感染由病毒引起(如,普通感冒),则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 ●哮喘可采用药物治疗,通常需要儿童将这些药物吸入肺部。 ●如果异物卡入孩子的气道,医生可实施支气管镜检查以寻找和清除异物。 医生通常不会给儿童开缓解咳嗽的药物。这些药物通常没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可能在儿童中引起严重副作用。 因此,您要弄明白的是咳嗽是一个症状,而并不是咳嗽久了会引起肺炎或者支气管炎。 而应该说是肺炎或者支气管炎会有咳嗽得症状,而并不是咳嗽引起的肺炎或者支气管炎,望理解。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6
您好,孩子阵发性哭闹,考虑伴有腹部不适。 分析如下: 儿童腹部不适(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在治疗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术,有些腹痛则不需要手术;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疗,之后需手术治疗。急需手术治疗者,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术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则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或加重病情。 腹痛常见原因如下: 1.急性阑尾炎 发热和弥漫性的腹部压痛伴反跳痛或肌紧张是主要的查体结果,但也可能存在易激惹、呻吟呼吸、行动困难或拒绝走动,以及右髋疼痛表现。不到50%的患儿出现局限性的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或弥漫性压痛及肌紧张的频繁出现反映了该年龄组患者较高的穿孔和腹膜炎发生率。 病史中的典型发现是非特异性的(如,发热、呕吐及腹痛),所有这些表现也可以出现在其他外科疾病中(如,肠套叠)。 2.肠套叠 典型表现–婴幼儿肠套叠的典型表现为突发间歇性、重度、进行性腹部绞痛,伴有不能安抚的哭闹以及下肢向腹部屈曲的体位。通常每15-20分钟发作一次。随着时间推移,发作会越来越频繁,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呕吐通常是其突出症状,常发生于腹痛最初发作后不久。最初,呕吐物可能不含胆汁,但随着肠梗阻的进展,呕吐物中通常会出现胆汁。在右侧腹部可以扪及腊肠样腹部肿块。多达50%的病例有肉眼血便,另有25%的患者有大便隐血。部分病例的大便可能混合有血液和黏液,呈果酱样,但这是晚期表现且仅见于少数患者。 3.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疾病,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腹痛。因为肠系膜淋巴结通常位于右下腹,所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有时类似阑尾炎和肠套叠。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病率可能在升高,这很可能与越来越多地使用诊断性影像学检查来评估腹痛患儿有关。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通过超声显示有腹部淋巴结(直径>8mm)而诊断。诊断性影像学示存在增大的淋巴结本身并不能排除阑尾炎的诊断;还有必要证实阑尾结构正常。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胃肠炎(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炎症性肠病和淋巴瘤;病毒感染。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采用支持治疗,包括疼痛治疗和充分补液。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出现的腹痛通常在1-4周内消退;但许多患儿的症状可最长持续10周。长时间存在症状的患儿,或者出现体重减轻或其他全身性症状的患儿,可能需要评估炎症性肠病、结核或恶性肿瘤。 4.儿童腹痛也可能是胃肠生长痛(肠痉挛) 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判断孩子是否是胃肠生长痛,父母可做如下观察: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因儿童而异,有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其次是上腹痛。疼痛无一定规律性,疼痛程度也不一致,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表现为肠绞痛,可见儿童疼痛难忍,面色发青或发白,甚至恶心呕吐,还可听到“咕噜肠鸣音。 胃肠生长痛是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快,机体的血液供给发生一时性的不足,肠道在暂时缺血状态下,出现痉挛性收缩,引起疼痛;也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不协调,肠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疼痛,所以医学上又称之为儿童“肠痉挛”。 儿童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疼痛时可热敷、按摩腹部,或按揉足三里穴,对解除疼痛有一定帮助。 上述为简单分析患儿腹部不适的常见原因。 结合孩子查血结果,孩子血象高,有炎症,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不知道孩子最近大便如何?排气排便正常否? 但是,根据您的症状,建议您医院就诊,行B超排除肠套叠及阑尾炎可能性,最好还是医院进一步排除一下。 因为肠套叠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所以您这个孩子不能完全排除肠套叠的,肠套叠需要急症行空气灌肠整复的。 如果排除了阑尾炎及肠套叠,孩子就先消炎,可能就是考虑系膜淋巴结炎及痉挛性因素引起腹痛。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6
您好,对于孩子大便次数,正常频率大概如下: ●出生后第1周,大多数婴儿一日排便≥4次。粪便为软质或流质。某些婴儿一日可排便10次,这也是正常的。 ●出生后3个月内,一些婴儿一日排便≥2次。另一些则一周仅排便1次。 ●2岁前,大多数儿童一日至少排便1次。粪便质软但成形。 ●每个儿童的排便频率都有差异。一些儿童在每餐后排便。另一些则隔日排便1次。 当然,腹泻原因上来讲,病毒性最多见,所以,对于病毒性腹泻,最主要是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防止脱水,不建议那么积极给孩子用止泻药物的。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应带他/她就医: ●出现血性腹泻。 ●小于12月龄且已超过数小时不愿吃喝。 ●出现严重腹痛。 ●行为举止异常。 ●无精打采且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脱水。脱水的表现包括: •口干。 •口渴。 •婴幼儿持续4-6小时无尿或尿布不湿,儿童持续6-8小时无尿。 •哭泣时无眼泪。 一般轻度腹泻,建议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建立肠道内环境平衡即可,除非是很严重,严重水样便,可以考虑吃点蒙脱石散止泻的。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6
您好,孩子稍微有点腹泻,不知道孩子大便形状如何? 对于孩子大便次数,正常频率大概如下: ●出生后第1周,大多数婴儿一日排便≥4次。粪便为软质或流质。某些婴儿一日可排便10次,这也是正常的。 ●出生后3个月内,一些婴儿一日排便≥2次。另一些则一周仅排便1次。 ●2岁前,大多数儿童一日至少排便1次。粪便质软但成形。 ●每个儿童的排便频率都有差异。一些儿童在每餐后排便。另一些则隔日排便1次。 一般轻度腹泻,建议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建立肠道内环境平衡即可,常用的品牌很多,比如进口的米亚,倍顿益生菌,国产的妈咪爱,宝乐安等品牌都可以。除非是很严重,严重水样便,可以考虑吃点蒙脱石散止泻的。 另外,孩子吃饱了奶粉之后想吃母乳可能考虑是孩子寻求安慰,可以给孩子吃母乳即可。 因为我们现在喂养原则上是建议首选母乳喂养的,所以,孩子想吃母乳可以的,没有问题的。
国康健康 回答于12-06
- 标签列表